电话:0371-67120029


手机1:13592411096
手机2:13333866612
电话1:0371-55671939
电话2:0371-67120029
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河南烟草对面30号

园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区新闻
现代园林公墓的功能传承与更生
发表时间 : 2019-10-23 07:47:40 * 浏览 : 432

1、派生功能——传承
现代殡葬文化建设,殡葬有“传”的功能。殡、葬、传。传就是传承、继承。陵园是“传”的功能实现的理想场所。“传承”什么传承死者的文化。人生是一部书,名人这部人生的书“厚”一些平常人的这部书,可圈可点的也不少,特别是对子女或是亲朋好友的关爱之情中体现的崇高境界。事物的功能是由事物的结构来决定的。公墓新派生出了“传”的功能,因而在结构布局上仅是考虑“收藏”骨灰,就远远不够。文化的载体主要不是骨灰。上海图书馆馆长马远良先生在上海图书馆免费收藏活着的文化人的物品。书籍不是文化载体的全部,公墓为了实现“传”的功能,除了收藏骨灰之外,还应收藏逝者的遗物—例如,用过的有收藏价值的文化用品及衣物用具之类。于是公墓要设置收藏室、展示室。在革命烈士陵园中己经具备这方面的功能。上海革命烈士陵园,其所收藏的烈士遗物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有几件属国家一级文物。
2、探索功能——更生
对于先辈的优良传统,不能仅“传”—继承,还要发扬和提升。继承和发扬是辨证的统一,没有继承,发扬就成了无根之木没有发扬,继承就难以与时俱进,传下来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照搬下去,会成为前进的障碍。“灵魂不死”是目前流传于民俗中的殡葬文化的主要哲学思想。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问天“灵魂到底有没有”,这是对“灵魂不死”论深沉的充满辛酸的责问,这对当时的祥林嫂来说己是够有勇气的了。遗憾的是,她*后还是屈从了“灵魂不死”的观念,把仅有的一些钱到庙里去“捐了门槛”,作为自己的“替身”让“千人踩”、“万人踏”,期望自己在死后有好日子过。多少个祥林嫂那样的人愚死在封建迷信之中。然而,十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相信“灵魂不死”的仍大有人在。要想改变它,决不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的事。因此,用“精神更生”去取代“灵魂不死”。精神其实就是文化,死者传承下来的文化。对于先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我们不能只是继承,更不能照搬,而是要发扬,要“更生”。从这个意义上,陵园还有一个需要探索的功能—“更生功能”。公墓的“更生功能”给陵公墓的产业化又带来一个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