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371-67120029


手机1:13592411096
手机2:13333866612
电话1:0371-55671939
电话2:0371-67120029
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河南烟草对面30号

园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区新闻
满族风俗之服饰和发饰
发表时间 : 2013-05-07 10:45:07 * 浏览 : 312
服饰
满族人的服饰主要是一种襟式长袍,因满族人皆为旗人,所以这种长袍称为旗袍。满族男女皆喜穿旗袍。清初,旗袍的样式没有领,马蹄形状袖口,也叫箭袖,大襟左袄,系纽扣,四开权,衣长过膝。入关后,逐渐受汉族服饰影响,居常旗袍由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权,或不开权,马蹄袖也改为平袖,箭袖袍已成为一种礼服,只有官服袍、包括朝袍、龙袍、蟒袍等仍为开权、马蹄式,外加披肩领或卷领。平民百姓喜庆日或外出办事,亦遵旧俗,以箭袖为重,春冬季于旗袍外加穿马褂或马甲,腰间束带;女旗袍与男式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多于领口、衣襟、衣裙及端缘饰花边。外出则于颈间围一长巾,春秋季加穿马褂或马甲于袍外。40年代后,男式旗袍渐废弃不用,女式旗袍则由宽袖改为窄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后来逐渐传入汉族妇女的服饰中。
此外,满族妇女喜穿木质高底鞋,称为“旗鞋",亦称"马蹄底鞋",因其木底前平后圆、上细下宽,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而得名,木底高三四寸,高者也有达七、八寸的。木底四周包裹白布。有钱人家多以绸缎做鞋面,平民百姓家多以布做鞋面,无论贫富,皆彩绣花卉图案,素而无花的鞋因近似丧服而禁忌。贵族妇女还常在鞋面上饰以珠宝翠玉,或于鞋头加缀缨络。少女至十三四岁即开始穿着这种鞋,现在,这种鞋已不多见。
另外,清代满族男子夏季还惯戴一种叫做“凉帽”的礼帽。这种帽子无檐,形状如一正三角,俗称“喇叭式”。*早多为扁而大,后发展成高而小。分藤丝的白罗胎和竹丝的万丝胎两种,外面按以续罗。初热时用白或湖色罗,特别热时用黄色纱。白罗胎凉帽穿单、纱袍褂时戴用,万丝胎凉帽仅于穿亮纱或葛纱袍时戴用。帽顶缀红缨,品官装顶珠。五品以下官员用红里,青蓝倭缎缘边,无官者用别色。有丧3年戴羽缨帽,形式同上,藤质,上缀黑缨,只是无帽缘。丧期品官不得用顶戴。现这种帽子也不多见,只有在清代题材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里才看得着。
发式
清代满族人不论男女均梳长辫。男女幼儿期,止留颅顶胎发,四周剃去。七、八岁时留全发。十岁左右,发长尺许,不论男女,皆分发3缕,编结作辫,垂于脑后。女子留全发结辫;男子从女真旧俗,"半薙半留",于颅顶至两额角引一直线,线外之顶前发全部薙去,颅后发编结成辫。以绳束辫根,以红色为主,禁忌黑、白等色,男女皆同。孝期,斩衰用白,齐衰用黑,寻常期用蓝色。男女辫梢均缀3股辫稳。编结辫中,男为黑色,女用红或杂彩色,问束金线。男子成人,可不扎辫根绳,女未出嫁者,不可撤之,并于行结婚礼当日,改梳发髻。满族男子留辫之风,延至近代,至辛亥革命方改为分头。另,掩代满族妇女还债梳一种称为"旗髻"的发髻,因盛行于旗人而得名。其发式为绾全发于头顶盘一圆髻,以区别于脑后盘髻的"汉髻"。因其发式简便,民间凡已婚妇女家居多梳此发式,有事出门或喜庆年节,改梳两把头。至今,东北农村满族聚居区的老年妇女,仍梳此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