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371-67120029


手机1:13592411096
手机2:13333866612
电话1:0371-55671939
电话2:0371-67120029
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河南烟草对面30号

园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区新闻
老家谱还原明代功臣俞氏三兄弟墓地旧貌
发表时间 : 2013-05-15 15:26:50 * 浏览 : 370
5月3日的“老南京”介绍,晨光厂厂区内有一个石羊和石马,经考证,是明初开国功臣俞氏三兄弟墓地上的遗物。日前,在南京定居的俞氏家族后人俞建平和“老南京”版记者取得了联系,他向记者出示了家谱,还原了已湮没多年的俞氏家族墓的历史面貌。
老照片没留下几张
中华门外的俞氏家族墓曾是南京一个重要的古迹,在历代地方志书和文人笔记中,曾屡屡被提及。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建康古今记》中就写道:“虢国公俞通海墓,在聚宝门外,学士陶安撰神道碑”。聚宝门,就是现在的中华门,“虢国公俞通海墓”,则是俞氏家族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这段记载可知,明代文人很清楚俞氏家族墓所在位置,并且知道俞通海墓的神道碑是由大学士陶安亲自撰文的。陶安是朱元璋*重要的谋士之一,曾建议朱元璋“先取金陵,据形势以临四方”。
至民国年间,俞氏家族墓和俞氏宗祠依然保存。著名学者朱偰在《金陵古今图考》中这样记录:“虢国公俞通海墓,在中华门外雨花台北,碑亡,有华表、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文臣武将各一。墓尚存……墓前有俞氏宗祠,今尚有俞姓居焉。”朱偰还记下了墓前石碑上的文字:“明故中书平章政事赠光禄大夫谥虢国公俞公通海字碧泉之墓”,在这块碑上还有俞通海的两个弟弟的名字:“南安侯 (俞)通源”、“越隽侯 (俞)通渊。”
可惜的是,如今的俞氏家族墓只剩下了一件石马和一件石羊。曾十分显赫的俞氏家族,其祖茔的历史面貌究竟是怎样,除了根据上述的文字记载,几乎没有影像资料可提供佐证。据记者了解,朱偰的《金陵古迹名胜影集》收录了一张俞通海墓照片,但这张老照片能够提供的历史信息毕竟太少了。
俞氏家族后人分布全国各地
今年77岁的俞建平就住在晨光厂宿舍——梅花村小区里,这里紧邻着当年俞氏家族墓所在地。看到“老南京”版的报道,俞建平非常兴奋,因为他就是俞氏家族后裔。
俞建平告诉记者,俞通海的父亲名叫俞廷玉。元末,天下大乱,俞廷玉结寨巢湖,拉起一支水军。后来,俞廷玉带着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三兄弟归附朱元璋。不久,俞廷玉就战死。后来,在大明开国的战争中,俞氏三兄弟屡立战功,俞通海*为突出。在鄱阳湖大战中,他救过朱元璋的命。至正二十七年(1367),俞通海跟随徐达出征平江(苏州),消灭张士诚政权,战斗中,他身中流矢,不幸战死。朱元璋十分悲痛,追封他为虢国公。俞通海死后葬在聚宝门外戚家山北坡,即如今的雨花台西北侧。
俞通海英年早逝,没有儿子,只留下一个女儿。此女被朱元璋马皇后收养,封为“金华公主”,去世后也葬在戚家山祖茔。俞通海的二弟俞通源,名列明开国功臣第23位,受封南安侯。洪武二十二年(1389)病逝;俞通海的三弟俞通渊也有战功,被封为越隽侯。俞通渊一直活到建文年间,建文二年(1400)在靖难之役中阵亡。俞通源和俞通渊去世后也都葬在戚家山俞氏家族墓。
 “如今的俞氏家族后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俞通海没有后裔,全部是俞通源、俞通渊两兄弟的后代,我本人就是俞通源的22代孙,在家谱上是‘发’字辈。”俞建平说。
俞通海为何穿元代官服
俞建平本人来自安徽巢湖,是由于工作的关系定居南京的。据介绍,安徽肥东、南京城南以及四川西昌等地都有俞通源、俞通渊后裔。他告诉记者,出生在南京本地的俞氏后代也有不少,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城南人,其中有几位就在晨光集团上班。由此可见,七十多年前,朱偰先生“今尚有俞姓居焉”的记载是可靠的。
俞建平还从老家带来了《俞氏宗谱》,这套始修于明代,后代不断重新修订的家谱,记录了俞氏家族在南京定居、繁衍的诸多故事。记者看到,家谱中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三兄弟的画像。有趣的是,俞通海是一副元代官员打扮,而俞通源则穿着明代官员标准的官服。俞建平说,这可能是因为俞通海战死时,明朝还没建立,蒙元的痕迹没有被完全清除。这两幅画像的对比,反映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
珍贵的“祖茔全图”
《俞氏宗谱》中还收录了一张“金陵南门外敕葬俞氏祖茔全图”,再现了俞氏家族墓的历史面貌。这个家族墓附近有方公墓(方孝孺墓)、雨花台、大报恩寺、西天寺、东岳庙。墓地神道*前面是神道碑,神道两边分列着石人、石马、石狮等石刻。神道尽头,俞通海的墓碑在中间,两边是俞通源、俞通渊的墓碑,前面还有金华公主的墓碑。
俞建平还收藏着一张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祖茔照片。这张照片和朱偰先生拍摄的老照片又有很大不同。照片上,能清晰看到俞氏三兄弟的墓冢,墓前有一块大大的石碑。据介绍,“文革”之前,俞氏家族墓尚保存完整,“文革”中,其地表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如今只剩了一件石马和一件石羊了。因此,《俞氏宗谱》中的“祖茔全图”和老照片无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助于还原这处曾经在南京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文物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