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371-67120029


手机1:13592411096
手机2:13333866612
电话1:0371-55671939
电话2:0371-67120029
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河南烟草对面30号

园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区新闻
从林黛玉“裸死”说开去 探秘中国古代丧葬礼仪
发表时间 : 2013-11-27 08:23:24 * 浏览 : 476
 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在各地播出后,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昨天又因为林黛玉“裸死”的场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林黛玉会赤身裸体躺在床上,尸体任贾母等人观瞻,有人给出的解释是,紫鹃正在给林黛玉擦洗身体,洗到一半的时候贾母来了,便退到了一边,所以黛玉会赤身裸体的躺在床上,露出白花花的胸和腿,但到底是不是呢?
 
 
       小编在这里整理出了一些古代丧葬的习俗,供读者参考。
 
  我们的先民对于死的观念是很质朴的,这一点从“死”字本身可见一斑。《说文》:“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步从人。”段玉裁注:“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步入。”死的甲骨文字形为,左边是残骨之形,右边是一个人在凭吊。可见,古人已经意识到死是生命的终结,出于对死者的爱或者尊重。埋葬凭吊死者的习俗由来已久。一些古文字为我们保留了古代丧葬习俗的特点及其沿革轨迹。
 “苇”(吊)、 “葬”与原始的野葬习俗
 
  作为一种民俗现象,丧葬习俗的形成取决于该民族所处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上古野蛮时代,人们通常将死者的尸体弃置野外,野葬成为上古社会*原始的丧葬习俗。“弔”(吊)、“葬”反映了这一习俗。《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從人持弓敺禽也。”弔的甲骨文字形为,人身上佩戴弓箭之形。上古时候,人死之后抛尸于野,用薪草覆盖尸体。因为野外野兽出没,所以送葬的人要佩戴弓箭,随时准备射杀袭击人的野兽。凭吊结束后,送葬的人返回。死者的遗体则任凭野兽叼食。这种处理尸体的方法,就是野葬。《说文》:“葬,藏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葬的甲骨文字形为,像人身上覆盖着柴草之形。葬的目的就是掩藏尸体。和“弔”反映的情形类似,野葬没有葬具(棺材)和墓穴,也没有随葬品和丧葬仪式,这反映出上古社会人们对尸体处理方式的随意性。
 
  古代典籍中也有这一习俗的记载。《易经·系辞》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 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孟子·滕文公上》:“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这些记载都说明野葬习俗的存在。“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相传到黄帝时开始使用棺椁。将遗体深埋。让逝者“入土为安”的习俗已见端倪,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墓、坟、茔、棺、椁、饭、含、殡、敛与土葬习俗
 
  随着人类情感意识的增强和灵魂不死观念的产生,土葬逐渐替代野葬。成为农耕社会*正统的葬法。也是中国人“入土为安”丧葬习俗的源头。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先民对土地有着深切的依恋。生于斯长于斯,死后也要安于斯,人土便是灵魂*终的归宿。一些汉字清晰的保留了这种习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