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371-67120029


手机1:13592411096
手机2:13333866612
电话1:0371-55671939
电话2:0371-67120029
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河南烟草对面30号

园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区新闻
从容面对死亡: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发表时间 : 2014-01-16 03:10:50 * 浏览 : 266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创造的相对论、布朗运动和量子论等理论诞生近百年来,它们一直是**科学家的书房和实验室的**,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这些理论诞生之初,世界上只有三个半人能够理解这些深奥的理论。时至今日,这些理论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仍是一头雾水。那么,我们对爱因斯坦的尊敬和爱戴来自哪里呢。一方面来自于人们对科学界持久而普遍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人们从他的点滴生活中所能看到的非凡人生和人格魅力。
    离婚协议:1903年,爱因斯坦与塞尔维亚姑娘米列娃•马里奇结婚。米列娃是爱因斯坦的大学同学,她是物理班的高材生,同时也与爱因斯坦一样有着独立的思想和固执的个性。婚后,米列娃对爱因斯坦的生活和工作都给予了极大支持,包括她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等多个重要论文中大量数据的计算和核实。1919年,性格上的冲突破坏了他们事业上的默契,他们的婚姻走到终点。爱因斯坦提出的条件是:有朝一日他将获得诺贝尔奖,只要米列娃同意离婚,他将把自己所获得的诺贝尔奖奖金全部给她。米列娃考虑了一个星期,同意了爱因斯坦提出的条件。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他把奖金全部交给米列娃,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死亡:1948年,医生发现爱因斯坦的腹腔里长了个柚子大小的大动脉瘤。医生警告说它随时可能爆裂。“那就让它裂吧。”面对死亡的威胁,爱因斯坦十分平静。因为爱因斯坦一直认为:“是的,人人都要死的。死,是*终的解脱,永恒的自由。死,解除了我们身上的一切枷锁——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谁看到过死人痛苦呢?只有死人和没有出生的人,才不必惧怕明天的不幸和灾难。可是,人类普遍惧怕死。实在没有道理。只有个体生命的结束,才能保证物种生命的延续。大自然安排得多么巧妙、多么合理,可是大家都怕死。真是愚蠢。然而,即使知道死不可怕,人还是没有办法摆脱对死的惧怕。又是一个难解的谜。世界上、宇宙中、有多少难解的谜啊。……还是抓紧时间工作吧。”在爱因斯坦生命的*后阶段,尽管病情危重,但爱因斯坦常常不让注射吗啡,坚决拒绝一切外科手术。他说:“我想走的时候就会走,人为地延长生命是无谓的。我已做了我所应该做的。该走的时候,请让我平静而体面地离去。”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15分,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医院因“大动脉瘤破裂”逝世,享年76岁。根据爱因斯坦的遗愿,当天下午,在12位亲友的护送下,他的尸体火化并被撒在一个未透露的地方。
    从这两件事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智者对命运的把握和生死的超脱。